會講國語跟考國文是完全不同的二件事!
就像會看食譜並不等於會做菜一樣!
在所有科目中,國文是最難在短時間提升分數的科目,
也是想進入理想國立大學的敲門磚,
雖然知道國文很重要,但又沒有辦法花太多時間準備,
真的是很兩難……
想要考好國文,首先,要知道『學測國文在考什麼?』
1、閱讀理解能力
選擇題總字數超過12000字以上,
包含文言文、白言文,圖表,綜合題組等多種題型,
在短時間內一定要做到快速閱讀,分析文意,理解判斷,並找出正確答案。
同時,考題的各個選項均經過設計,不會有一看完馬上可以找出答案的選項。
2、強化素養導向
只要有情境入題,便是「素養題」。這是108課綱各科目出題整體方針,
有時候題目不難,難的是經過層層包裝,
往往會讓學生在短短的做答時間內看不清楚、道不明瞭---題目究竟想問什麼?
3、基礎能力題型
包含字音、字形、字義、詞語成語、語法、重組、文學知識等基礎題,
雖然說是基礎題,實際上高中課本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泛,讓許多學生無從準備,
常常只能憑運氣做答,漏失掉到該拿的分數。
4、核心A類選文
15篇核心選文是命題的重要依據,舉凡遣詞用字、文句意旨、篇章結構、寫作筆法,
都會直接出現在題目中,「A類選文」是指四至五家版本之共同選文,
除了熟讀這些文章內容,更重要的是---相互比較分析統整,才能靈活運用。
5、生活應用文體
書信、柬帖用語以及題辭應用等都是日常生活會應用到的文體,
也常在考題中出現,但用字遺詞通常偏難,平時少見,需要特別記憶。
6、混合手寫題型
手寫作答不像選擇題,看不懂還能猜ABC,
關鍵點除了題目落落長之外,有時候連要搞懂題目的意思都很難。
重點是題目通常經過層層包裝設計,同時考驗邏輯、閱讀、表達能力。
7、理性感性國寫
這是最不容易掌握的部份,但佔分比例最高!
自己盲目練習效果頂多差強人意,
而且因為短時間看不到效果,所以特別容易被忽略。
其中,文組的學生對於理性題,理組的學生對於感性題特別會感到難發揮,
可謂各有各的罩門。
既然知道學測國文的考法,就要從平時開始訓練,
才不會努力了二年半,最後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