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我們的國文課在本週開課了,以下是第一篇課文:

《晚遊六橋待月記》

西湖最盛,為春為月。一日之盛,為朝煙,為夕嵐。今歲春雪 甚盛,梅花為寒所勒,與杏桃相次開發,尤為奇觀。石簣數為余言: 「傅金吾園中梅,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,急往觀之。」余時為桃花 所戀,竟不忍去湖上。 由斷橋至蘇隄一帶,綠煙紅霧,瀰漫二十餘里。歌吹為風,粉 汗為雨,羅紈之盛,多於隄畔之草。豔冶極矣! 然杭人遊湖,止午、未、申三時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,山嵐設 色之妙,皆在朝日始出,夕舂未下,始極其濃媚。月景尤不可言, 花態柳情,山容水意,別是一種趣味。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,安 可為俗士道哉!

《背景》 明代以小品為主的「才人遊記」既不同於唐代的「詩人遊記」,又不同於 宋代的「哲人遊記」,而是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。概而言之,就是「真」、「俗」、 「趣」三大特點。 「真」就是率性而作,真情為文; 「俗」就是熱愛世俗生活,表現世俗情趣; 「趣」就是追求自然與生活別有會心的意趣。 本課是一篇遊記,為袁宏道十六篇西湖遊記中的第二篇。記袁宏道辭官 後,來到心儀已久的西湖遊覽,此行記述晚遊六橋時,觀賞月景的意興感發。 作者認為西湖之美在於春天、在朝煙、在夕嵐,而月夜之情,更是令人入迷。 全文無「待」,卻題稱「待月」,正暗示著作者特殊的欣賞觀點,及與眾不同 的審美眼光。

《袁宏道簡介》 字中郎,號石公。湖廣公安(今湖北公安)人。生於明穆宗隆慶二年(西 元一五六八年),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(西元一六一○年),年四十三。 袁宏道自幼聰慧,善詩文。年十六為諸生(古時經考試進入官學就讀的 學生)時,便在城南結詩文社,自任社長。

袁宏道與兄宗道、弟中道,並有才名,時稱「三袁」,為晚明公安派的代 表人物。 萬曆二十年(西元一五九二年,年二十二)中進士。出任吳縣知縣。處 事果斷嚴明,政績斐然因生性灑脫,不願囿於仕宦生活,又迫於生計,曾三 度出仕,三度辭官。

3提倡文學應「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」,講求獨創精神。反對李攀龍、王世 貞等人復古、模擬的主張(指模仿先秦兩漢為文的筆法。明代嘉靖年間,文 壇復古之風盛行,先是以李夢陽、何景明為首的「前七子」,極力鼓吹復古, 以「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」為口號,意圖振興宋、元以來的衰弱文風。之後 王世貞、李攀龍為首的「後七子」承其說,結社宣傳,彼此標榜,聲勢極盛 之餘,也產生剿襲模擬的流弊。)袁宏道認為文學演變各有其時代特性和歷 史成因,不能一味貴古賤今,因此詩歌各有時代特性,不必遠追漢、唐。 所作山水遊記極富特色,卓然成家,造就晚明小品文創作的繁榮局面。 其重視小說、戲曲及民歌在文學上的地位,無論在當時或後代,都影響深遠。

上課除了老師精闢的講解外,也出了一張學習單讓學生動手寫寫看,

畢竟現在大部份的學生太少思考+寫文章了!

S__15196188.jpg

S__15196190.jpg

S__15196191.jpg

S__15196192.jpg

S__15196193.jpg

S__15196194.jpg

看著大家振筆疾書,苦思冥想的樣子,覺得好可愛呀!

我覺得有二個問題單出得很棒!

一、大家一窩蜂的出遊,其實並不只有在明清時期有這種現象,

前一陣子89月時台灣因為疫情趨緩的情況下,

產生了所謂的「報復性出遊」也同樣有著熱門景點塞爆,

只看到遊客人擠人的現象,你怎麼看待這樣的報復性出遊?

二、若要表達你「獨特的審美觀」,在報復性出遊的當下,

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舉動來「旅遊」呢?

大家不妨也一起動動腦吧!

 

arrow
arrow

    等待中的小太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